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《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(2012-2020年)》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20-05-06 09:31:59
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
关于印发《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(2012-2020年)》的通知
工信部联节[2012]621号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、发展改革、科技、财政主管部门,有关行业协会,相关单位:
为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》、国务院《工业转型升级规划(2011-2015年)》和《“十二五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》,明确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任务,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,推动工业低碳发展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发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财政部制定了《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(2012-2020年)》。各相关部门应按照《国务院关于印发“十二五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》和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“十二五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工作部门分工的通知》确定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。现将《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(2012-2020年)》印发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贯彻落实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技部 财政部
2012年12月31日
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(2012-2020年)
目 录
前 言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
一、现状与形势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2
(一)现状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2
(二)形势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4
二、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6
(一)指导思想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6
(二)基本原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6
(三)主要目标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7
三、主要任务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8
(一)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8
(二)大力提升工业能效水平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9
(三)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
(四)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0
(五)促进低碳工业产品生产和消费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
四、重点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
(一)工业重大低碳技术示范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
(二)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示范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2
(三)高排放工业产品替代示范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2
(四)工业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2
(五)低碳产业园区建设试点示范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
(六)低碳企业试点示范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
五、保障措施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
(一)建立健全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3
(二)完善工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
(三)建立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体系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
(四)建立工业碳排放评价标准体系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4
(五)建立健全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
(六)加强工业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培训和国际合作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5
前 言
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。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,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,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,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-45%,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。工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,为贯彻落实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》、国务院《“十二五”工业转型规划》和《“十二五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》,统筹协调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,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、目标和任务,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,推动工业低碳发展,促进发展方式转变,特制订《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(2012-2020年)》。
一、现状与形势
(一)现状
“十一五”以来,我国工业快速发展,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40%,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工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领域,2010年,工业能源消耗达到21亿吨标准煤,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65%,占全国化石能源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65%左右。重化工业是工业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,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化石能源燃烧二氧化碳的71%左右。工业温室气体排放除了能源相关的排放之外,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也占一定比例,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、氧化亚氮、含氟气体等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非化石能源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的60%以上,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10%左右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工业领域把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相结合,采取多种措施,大力推进节能减排,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显著。
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 “十一五”期间,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,累计淘汰炼铁、炼钢、焦炭、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为12000万吨、7200万吨、10700万吨、34000万吨和1130万吨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 年的32.7%下降至2010 年的30.3%,产业结构不断改善。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趋于优化,钢铁、汽车、船舶、水泥等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。
工业节能成效显著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国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超过26%,实现节能量6.3亿吨标准煤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.6亿吨。钢铁、有色金属、石化和化工、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分别下降23.4%、15.1%、35.8%、52%,吨钢、水泥熟料、乙烯、合成氨综合能源消耗分别下降了12.8%、12%、11.6%、14.3%,部分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明显提高。
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.7%,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56%增加到69%。据统计,通过实施清洁生产,2003年至2010年累计消减二氧化硫产生量93.9万吨、化学需氧量245.6万吨,节能约5614 万吨标准煤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.3亿吨。
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。 “十一五”期间,高效照明产品、节能家用电器、节能汽车、高效电机和新型节能墙材等节能设备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。高效节能空调的市场占有率从5%上升到70%以上,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提高24%,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: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,工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速过快;二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,先进与落后并存,能效水平整体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;三是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健全,政策不够完善;四是工业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、管理和能力薄弱,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。
(二